划时代新美学RPG《重返未来:1999》作为一款无PVP、轻社交的卡牌对战类游戏,其主线剧情也颇具亮点,游戏中独特的人物角色名夏利、未钥铛带给玩家若有似无的既视感。 雷电模拟器为玩家带来独有的角色名称解析,帮助玩家更好理解剧情。

▌夏利

设定上为莎士比亚的孙女,那么原型可能是莎士比亚外孙女伊丽莎白,在莎士比亚晚年,她一直陪伴在莎士比亚身边。 游戏的设定为夏利继续继承了莎士比亚的剧团的重建工作。 而莎士比亚的环球剧场在1613年被烧毁。
▌帕米埃

天主教帕米埃教区(法语:Diocèse de Pamiers)教区成立于1295年,教区名字来自当地的阿帕米埃城堡(Castrum Appamiae)。 阿帕米埃Appamia源自于阿帕米亚(Appamiae),取自古希腊时代以来叙利亚的重要城市。 阿帕米亚则是取自于当时塞硫古第一任国王塞硫西斯德妻子的名子。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6年-1099年)时的主战场之一位于该区域。 阿帕米埃城堡(Castrum Appamiae)由当地的领主富瓦的罗格二世(Roger II de Foix)兴建。 富瓦的罗格二世在继承领地中失势失去了福瓦伯爵身份降格为卡尔卡松子爵,转而投入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并取得战果。 回到领土后建立阿帕米埃城堡,形成了帕米埃镇。
▌约翰·提托

美国一名于2000年到2001年在网络上活跃的「时间旅行者」。 他自称一名来自2036年的军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她的信物是军功章),他被派遣前往1975年,去取回一台IBM 5100电脑,而立绘里角色手上拿的,正是IBM5100。 这是一款于1975年生产,1978年停产的「便携式」计算机。 虽然看起来像个大号板砖,在70年代,这样的已经算很小了。 这样一款昙花一现的计算机本来应该消失在时代的洪流之中,直到约翰提托“带货成功”,让它小小火了一把。
▌星锑

1960S正是英国流行音乐、摇滚乐、节拍音乐在美国大流行的时期。 在当时的英美二地掀起翻天覆地的反传统运动。 披头四乐队,滚石乐队,动物乐队这些熟悉的摇滚大师都是当时巅峰时期的代表人物。
名字中的锑是神秘学-炼金术中重要的一种金属。 炼金术源自埃及,早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埃及前王朝时代就有研磨辉锑矿制作眼影粉的纪录。 锑这种美丽且神秘的金属很早就成为了炼金术士们常客。
因此将炼金术中的锑与代表着1960年代摇滚叛逆的星锑相结合是十分自然且恰当的。
▌未铖铛

原型应该是欧洲三大圣剑之一的杜兰德尔剑。 圣剑杜兰德尔,欧洲三大圣剑之一,著名诗歌《罗兰之歌》主角圣骑士罗兰的佩剑,同时他也是史上第一位被称作圣骑士(帕拉丁)的人。 杜兰德尔和罗兰的号角都属于圣器之列,更相传杜兰德尔的剑身中藏着圣彼得堡的牙、圣巴西流的血、圣丹尼斯的头发和一片圣母玛利亚的衣服(还有一种说法是藏有耶稣的毛发)。 它是世界上最锋利的剑,这把剑也有着「天使之剑」的别名,持有者可以受到上帝和天使的庇护,杜兰德尔有恒久不变之意,又称恒常之剑,因为曾经砍断近三公尺高的大理石,也称为砍断大理石, 且剑身无法损毁,意味着“不灭之刃”。 ACG中历来象征着神圣,正义,有圣骑士职业的RPG和SLG更是从来都少不了这把剑。
未锉铠角色故事里的骑士原型则是圣骑士罗兰,他是史上第一位被称为「帕拉丁(即圣骑士)」的人。 骁勇好战,拥有无可挑剔的美德,是法兰西时代只有亚瑟可相比的骑士。 跟随查理曼大帝踏遍欧洲、常年征战,夺下无数功勋,其间从未尝败绩的荣耀经历。 精通那个时代的一切武器,发狂的他更是所向披靡,跨越洲际。
▌玛蒂尔达

原型应该是作家罗尔德写的作品《玛蒂尔达》的女主,后续1996年这部作品被改编成一部有趣的同名电影《玛蒂尔达》。 故事的女主玛蒂尔达的原生家庭很糟糕,父亲是从事非法交易的商人,母亲品味庸俗,打扮的花枝招展却毫不关心自己的女儿,哥哥智商不高经常欺负玛蒂尔达。 在父母的眼里,挣钱、看电视、娱乐才是最重要的,看书、上学不仅无用还会被嘲笑。 玛蒂尔达提出去上学,被父母拒绝并且惩罚,于是玛蒂尔达往父亲帽子里涂胶水、做恶作剧,不堪其扰的父母把她送到了女校长特朗齐布尔掌管的学校里。 女校长特朗齐布尔是一个恶魔般的存在,她高大魁梧,长相严肃冰冷,经常把学生像铅球一样扔出去,惩罚学生吃巨型蛋糕、体罚学生都是家常便饭。 面对糟糕的原生家庭和地狱般的学校,玛蒂尔达并没有屈服,她沉着冷静的对抗着一切不公,她热爱阅读、渴望知识,并机智的“对抗”父母和女校长。 她结识了温柔美丽的哈尼小姐,两人通过超能力和学生们团结的力量一起赶跑了特朗齐布尔,并成功脱离了原生家庭。 这部电影后来还被英国改编成为音乐剧《玛蒂尔达》
另外原型也可能会是 英国作家埃莉·欧文(Ellie Irving)的文学作品《玛蒂尔达效应》的女主。 书中的女主一些学校经历和故事里的玛蒂尔达有类似的地方。